如今的高考,早已不是考生一个人的事情,而是整个家庭的一件大事。回首这一年的时间,很多考生父母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比当年自己参加高考时还要紧张。面对今天将要公布的高考成绩。相关老师提醒考生父母要放平心态,接受一切可能的结果。
考试结果无外乎3种。少数考生会超常发挥,取得比平时好的成绩;部分考生发挥正常,分数与自己的期望值接近,上述两种状况对考生和家长来讲都是很好的结果;还有就是发挥不太理想的考生。应当说,这前两种考生已经为自己的高中时代画上圆满的句号,值得庆贺。举家欢喜之余切忌沾沾自喜,盲目乐观。因为高考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孩子的人生再无坎坷,父母要提醒孩子保持清醒,因为日后各种竞争压力仍将无处不在。
较之前两种考生,一六六中学教师王蕾认为,更值得关注的应该是成绩比预期差的考生。因为种种因素,一部分孩子的分数会不太理想,形成了希望与失望的落差。对于这部分考生,父母要及时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和开导,防止孩子因为不能接受事实导致精神受到刺激而消沉下去。
经历一年紧张备考的孩子,一旦高考失利,心理或多或少会产生变化。这究竟是对孩子成长的一次历练,还是成为今后学习生活中的一个包袱?在这个过程中,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要想让孩子正视现实,处理好高考失利的问题,父母首先要调整好心态,冷静、理智地对待孩子的考试结果,从失落、烦恼中尽快走出来。家是孩子避风的港湾。父母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整个家庭的氛围,只有创造平静、和谐的家庭气氛,才能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。此时,父母不要因为孩子成绩不理想就有所抱怨,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失落和不满情绪,千万不要在孩子的伤口上继续撒盐,说一些责备、丧气的话。毕竟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可能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挥。父母要明白,高考只代表过去,孩子以后的路还很长。经历高考的磨砺对孩子也是一笔财富。
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,父母也不必过分紧张,唯恐孩子无法承受这个打击。否则,往往会让孩子的消极情绪和行为更加强烈,使孩子难以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。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,允许其宣泄压抑的情绪,要相信孩子的自我修复能力,等孩子情绪平复之后,有意识地多与孩子沟通交流。父母可以从身边找一些经历过失败而最终成功的例子,或请孩子最尊重、最信服的人和孩子聊聊天,给孩子以适量的宽容和帮助;多和孩子沟通,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一位倾听者;多鼓励孩子,让孩子尽快恢复自信,面对新的生活。
此外,父母还可帮助孩子规划一下高考后的发展方向;积极地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成绩的作用,帮孩子分析现有成绩能上什么样的学校,还可以选择重整旗鼓,备战明年的高考,或者选择留学、直接就业等其他发展途径。在成才途径多元化的今天,高考早已不是唯一的成才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