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标题文档
 
 
郑渊洁:是父亲的“惩罚”让我成为童话大王
   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:郑伟  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9-4-25

被誉为童话大王的郑渊洁,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。2006年创作的《皮皮鲁总动员》名列全球第四名。2008年郑渊洁成为中国作家获国际版权创意金奖第一人。2017年,荣登第十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。

《舒克和贝塔》、《皮皮鲁和鲁西西》、《童话大王》……这些童话,已然成为了我们童年的一部分。

谈及自己的创作之路,郑渊洁在节目中坦言:“我爸爸妈妈从来没打过我,连重话都没说过,如果犯了错误,就“惩罚”我写检查,每次都不能重复。”

郑渊洁曾因改了老师定的作文题目被辍学,他主动写了检查,战战兢兢地交给父亲。那份检查写的如同小说一般,有情节的起承转合,有伏笔和悬念,有让人潸然泪下的场景······父亲看后,说了一句:“孩子,没关系,以后我在家教你。”

不得不说,郑爸爸是一位智慧的爸爸,他会教育孩子,更会“惩罚”孩子。

谈到如何惩罚孩子,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。责备得过重,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;但如果批评不力,会让他觉得无所谓。

今天,我们来谈谈,如何科学的“惩罚”孩子。

惩罚幼儿的5个原则

1、立好规则。告诉孩子哪些事情应该做、哪些事情可以做、哪些事情不能做,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,违反规则会有什么后果。

2、孩子犯错,先给一个严厉的警告。如果再犯,就给予正式的惩罚。

3、惩罚前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,听听孩子的想法,问清楚犯错的原因,不要错怪孩子。

4、惩罚时应该针对问题行为,告诉幼儿做错了什么,为什么要惩罚。让孩子明白对事不对人。

5、明确惩罚的开始与结束,惩罚之后不再提及。切记不要再给孩子贴标签。

不要在这些时候批评孩子

“对众不责”

大人要面子,小孩子也要面子的。不分场合、地点的惩罚孩子,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。

“愧悔不责”

惩罚孩子的目的就是让ta认识并改正错误,当孩子已经明白自己错了,要给孩子主动改正的机会。

“吃饭不责”

选择在吃饭的时候批评教育或者惩罚孩子,会让孩子产生的心理负担,甚至对正常的饮食消化都产生影响。

如何科学地惩罚幼儿?

自然惩罚

有时候让幼儿吃点苦头反而更能让他记住,比如幼儿不肯洗手把心爱的玩具弄脏了,下次他就知道要洗干净手才能再玩。

通过自然惩罚,幼儿学到的是内化的规则,所以会自发的愿意遵守。

没收玩具

幼儿为了能早点能玩到心爱的玩具,会努力遵守规则,使幼儿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。

与集体隔离

让犯错的幼儿与别的幼儿分开,这样能让幼儿意识到自己与别的幼儿的差别,形成一定的威慑力,又不会再去影响其他幼儿。幼师可以设置一个“安静角”,让孩子在安全可控的环境里,自我反思,平复情绪。

取消游戏权利

当幼儿在玩游戏时发生冲突,教师提醒过后还是不能正常游戏,那就有必要及时取消其活动的权利,将幼儿带到安静的角落,平静地交流,让幼儿重新准备好再参加游戏。

写在最后的话

莎士比亚说过:“最好的好人,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;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,将来才会变得更好。”

成长道路上,孩子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。“适当惩罚”孩子,就像给小树苗修剪枝叶,我们共同的目标是孩子能健康成长,成人成才。

 
 
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